当前您的位置: 首页 > 党建工作 > 学习园地 > 正文

古今廉洁小故事6则

时间:2024-12-17 浏览量: 作者:

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中,刚正不阿、廉洁自律的仁人志士,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清廉故事,廉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,是兴国安邦之源,是社会道德规范,是人人应当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。让我们一起从历史贤臣的廉洁小故事中汲取廉政大智慧,以廉洁为宝,这既是一种思想观念,又是一种价值取向,更是一种育人要求。我们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,始终坚持廉洁从医、从教,共同营造风清气正崇廉敬洁氛围。

【廉洁小故事一】︱一钱太守︱

        汉代刘宠,任会稽太守时,体恤民情,励精图治,严禁各种非法苛税行为,教民勤事桑田。他离任时,山阴的五六个老翁,各携百钱馈赠送行,非常感恩地对他说:“大人上任以来,白天看不见催捐要税的,晚上听不到狗叫,百姓安居乐业,丰衣足食。大人一心勤政为民的功德,小民永世不忘。”刘宠推辞不过,遂每人选大钱一枚受之,出山阴界后,即将钱投入江中。因此,被后人称为一钱太守

【廉洁小故事二】︱杨震拒金︱

东汉时,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时,昌邑县令王密来拜访他,并怀金十斤相赠。杨震说:故人知君,君不知故人,何也?”王密没听明白杨震的责备之意,说:天黑,无人知晓。杨震说:天知,神知,你知,我知,何谓无知。王密这才明白过来,大感惭愧,怏怏而去。

【廉洁小故事三】︱悬鱼太守︱

羊续长期担任南阳太守,但是一直过着俭朴的生活,因为官清正廉洁,倍受当时人们的尊敬。一次,其下属南阳府丞以生鱼作礼,献予羊续,希望能够讨好羊续,羊续把生鱼悬挂在住所的前庭处,让鱼风干以警示,其后府丞再次向羊续进献生鱼,羊续便出示之前那条风干的生鱼,表示以后不会再收受他作为礼物所献的鱼,明确拒绝收受贿赂。

【廉洁小故事四】︱耸廉勤之节,塞贪竞之门︱

姚崇是唐朝名相,与房玄龄、杜如晦、宋璟并称唐朝四大贤相,姚崇心系百姓、为官清廉,他不允许家属干涉政事,更不允许子女依仗自己的权势胡作非为,终其一生,可谓以不贪为宝”“以廉慎为师。他为劝诫满朝文武兼对子孙晚辈,写下了五诫,告诫为官处世之道,也作为家训流传后世,强调为人处世要公道正派、以身作则,要知止知足、不可贪图富贵。

【廉洁小故事五】︱不持一砚归︱

北宋名臣包拯,有包青天之美誉,其在庐州府做官时,有个亲戚犯了法,包拯二话不说秉公执法,依律将亲戚进行杖罚。包拯上任端州知府前,该地盛行不正之风——地方官员借向皇帝进贡之名,趁机搜刮端砚(中国四大名砚之一),作为结交权贵的敲门砖。包拯上任后,坚决刹住不正之风,要求制造的砚台仅仅满足进贡所需,他在任期间没拿一方砚台回家,留下了不持一砚归的典故。

【廉洁小故事六】︱两袖清风︱

明朝名臣于谦居官清廉,一次,朝廷派他巡察河南,返京时,人们买些当地的绢帕、蘑菇、线香等土特产回京分送朝贵,他没有接受。同时还写了一首诗证明心迹:绢帕蘑菇与线香,本资民用反为殃。清风两袖朝天去,免得闾阎(指百姓)话短长。